厦门港20万吨级航道"最后一公里"也通了

 10月8日,记者从厦门港航道保障中心了解到,厦门港海沧航道扩建四期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将于近期交工验收并投入使用。这一项目建成后,能够实现20万吨与2万吨级、15万吨与5万吨级集装箱船乘潮双线通航,厦门港港口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厦门港是世界第14大港,海沧航道是厦门港集装箱运营主航道。此前航道等级为15万吨级,20万吨级以上集装箱船需要乘潮进港,工程建成后为大型船舶进港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厦门港航道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专案极大地改善了厦门港的通航环境,提高了港区船舶的进出效率,有效地保障了进出港船舶的通航安全,厦门港的营商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航道建设完成"叁级跳"

厦门港海沧港区是厦门集装箱业务的主力港区。近年来,世界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海沧港区接待的集装箱船舶从最初的10万吨,增加到15万吨,再到现在的20万吨,泊位和航道建设也紧跟发展脚步,完成"叁级跳"。

厦门港受部分航道底标高不足的影响,全球吨位最大的20万吨集装箱船舶需要乘潮通过,港区运作效率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厦门市去年启动厦门港海沧航道扩建四期工程建设,以解决20万吨级航道"最后一公里"问题。

厦门港海沧航道四期工程项目经理张东洋告诉记者,该工程按通航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设计,总长11.5公里,设计通航宽度395米,通航水深15.0至15.5米,投资概算3.4亿元。项目由福建省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负责施工,经过近19个月的紧张施工,工程提前3个月全部完工。

"该航段建成后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原来最大只能15万吨级集装箱船单线或5万吨级集装箱船双线通航,拓宽后能满足20万吨与2万吨级、15万吨级与5万吨级集装箱船双线通航。"张东洋介绍,原来只能满足37%的20万吨级集装箱船全潮通航,增深后能满足72%以上20万吨级船舶全潮通航。

破解炸礁工程作业难点

"建设过程中,炸礁是最大的难点。"张东洋说,海底暗礁所在的位置在海沧航道的中段,日常均有船舶通航,施工必须见缝插针。因此,施工人员每天都要通过船舶调度计画寻找施工空当,平均每次作业时间仅有3个小时。

即便如此,施工人员在施工期也要面对多种不确定因素,整体施工难度陡增。比如,为确保安全,施工只能在白天进行,可用的时间被进一步压缩;有时候刚开始作业,就有货轮临时进出港,施工就要暂停。"这些因素都使工期面临极大挑战,为加快工程进度,全体施工人员放弃节假日,坚守现场,遇到可利用的间隙就立即进场。"张东洋说。

另外,炸礁船的工作范围仅有400米⊙500米,周边有危化品码头和海洋生物保护区,"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复杂的施工环境,需要严格控制炸药量。"张东洋介绍,为此,他们决定,炸礁船先用8个钻机在海底礁石上打孔,再将炸药装入孔中炸碎礁石,最后通过抓斗船清运碎礁。

为了提高效率,施工方与厦门大学联手开展爆破冲击波影响研究,不断进行水下实验,最终得出最佳炸药量,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也确保施工安全推进,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评测结果"中,厦门位居榜首。随著厦门港海沧航道扩建四期工程接近完工,20万吨大型集装箱船舶进出海沧港区将更加顺畅,厦门港国际一流的船舶接待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

坚持生态与生产"两不误"

海沧航道沿线分布24个泊位,外贸码头10家、危化品码头3家,每年集装箱进出量在1000万标箱以上。

"本专案是在现有航道上进行加深拓宽,船舶营运通航与施工作业必然互相影响。"张东洋告诉记者,为保证厦门港运营要求,专案启动之初就定下了港口运营不停的要求,施工组织管理要求远高于一般专案。

与此同时,该工程有炸礁内容,爆破区临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海豚保护区,环保生态来不得半点疏忽。为确保"通航安全、白海豚安全、爆破安全"叁大安全目标的实现,代建与施工方成立工作组,编制专项通航保障方案并进行预演,与VTS(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引航站、各码头公司保持良好对接。实施阶段管理人员驻船蹲点,通讯24小时线上,安全措施逐一落实到位。

此外,专案管理中及时制定工期目标,紧盯炸礁、清淤两大节点,采取挂图作战、日施工计画控制等措施,不断对照实际进度和要素投入情况,确保专案建设有序推进。

2019年12月,施工方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调遣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的特大型耙吸船"长鲸6号"进场。5个月后,开展"大干实干100天"专项活动,半年时间完成年度400万的清淤任务。

"今年6月我们又及时抽调3组抓斗船、1艘平台式炸礁船对零星散布的孤石、礁盘等开展二次攻坚,2个月后完成散布的孤石、礁盘清除,比预期提前4个月进入扫浅验收阶段。"厦门港航道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专案建设过程中,业主方和代建、施工单位紧紧围绕高品质、高速度推进专案建设这一目标,各尽其责、全力推进。"该负责人说,建设单位提前梳理,预判专案痛点、难点问题,对外加强与海事、航标、海洋、保护办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对内做好建设资金、防疫物资保障、航道管控、码头协调等,为工程顺利施工创造有利条件,严格遵守生态与生产"两不误"。